使用 rsync 命来快速迁移服务器数据

发布于 2020-08-01  682 次阅读


原文地址 https://yugasun.com/post/migrate-server-data-using-rsync.html

2017-09-25

由于之前本人的博客是部署在国外的一台 VPS 上的,但是域名是从阿里云购买备案的,然后最近被阿里云无辜断定为 空壳网站 (仅仅是因为我的域名未指向阿里云服务器 o(╯□╰)o),虽然 @xuexb 告诉我说不用管,但是自己内心还是忐忑的,于是就忍痛割爱又买了台阿里云的服务器。由于我的国外 VPS 上部署了我的太多项目和数据了,虽然大部分项目都在 github 上,可以通过 git clone 来重新部署,但是还有些私人项目,就得自己去拷贝了….. 通过搜索,发现了强大的 rsync 命令,让人喜出望外。

rsync 命令简介

rsync 命令是一个远程数据同步工具,可以通过 LAN/WAN 快速同步多台主机间的文件。rsync 使用所谓的 rsync算法 来使本地和远程两个主机之间的文件达到同步,这个算法只传送两个文件的不同部分,而不是每次都整份传送,因此速速相当快。而正好,我可以借助此命令来同步我的 VPS 上的项目目录 /opt/www 到我的阿里云目录 /opt/www,这样我就只需等待同步完成,然后快速搭建我的开发环境就行了。

rsync 工作模式

rsync 总共有 6 中工作模式,分别如下:

  1. 拷贝本地文件,将 / home/coremail 目录下的文件拷贝到 / cmbak 目录下。
rsync -avSH /home/coremail/ /cmbak/
  1. 拷贝本地机器的内容到远程机器。
rsync -av /home/coremail/ 192.168.11.12:/home/coremail/
  1. 拷贝远程服务器 (ssh 方式运行 rsync) 的内容到本地机器。
rsync -av 192.168.11.11:/home/coremail/ /home/coremail/
  1. 拷贝远程 rsync 服务器 (daemon 形式运行 rsync) 的文件到本地机。
rsync -av root@172.16.78.192::www /databack
  1. 拷贝本地机器文件到远程 rsync 服务器 (daemon 形式运行 rsync) 中。当 DST 路径信息包含”::”分隔符时启动该模式。
rsync -av /databack root@172.16.78.192::www
  1. 显示远程机的文件列表。这类似于 rsync 传输,不过只要在命令中省略掉本地机信息即可。
rsync -v rsync://192.168.11.11/data

daemon 形式运行 rsync

配置 rsync 服务

编辑 /etc/xinetd.d/rsync 文件,修改 disable=yesdisable=no/etc/xinetd.d/rsync 内容如下:

# default: off
# description: The rsync server is a good addition to an ftp server, as it \
#   allows crc checksumming etc.
service rsync
{
    disable = no
    flags       = IPv6
    socket_type     = stream
    wait            = no
    user            = root
    server          = /usr/bin/rsync
    server_args     = --daemon
    log_on_failure  += USERID
}

并重启 xinetd 服务:

/etc/init.d/xinetd restart

创建 rsync 服务配置文件

创建 /etc/rsyncd.conf 配置文件,并添加如下内容:

uid=root  #指定当模块传输文件的守护进程UID
gid=root  #指定当模块传输文件的守护进程GID
max connections=10 #最大并发连接数
log file=/var/log/rsyncd.log  #rsync 服务器的日志
pid file=/var/run/rsyncd.pid  #指定PID文件
lock file=/var/run/rsyncd.lock  #指定支持max connection的锁文件,默认为/var/run/rsyncd.lock
secrets file=/etc/rsyncd.passwd #验证密码文件
hosts deny=104.128.82.150/22   #禁止连接的IP

[www]
comment = backup web # 备注
path = /opt/www #用来指定要备份的目录
read only = no   #设置no,客户端可以上传文件,yes是只读
write only = no   #no为客户端可以下载,yes不能下载
list = true   #客户请求时,使用模块列表
exclude = node_modules # 排除的目录
auth users = aliyun #连接用户名,和linux系统用户名无关系

创建密码文件,采用这种方式不能使用系统用户对客户端进行认证,所以需要创建一个密码文件,其格式为 username:password,用户名需要同 /etc/rsyncd.conf 文件中定义的 auth users 一致,密码可以随便定义,同时需要把创建的密码文件权限设置为 600,运行如下命令:

echo "aliyun:abc123" > /etc/rsyncd.passwd
chmod 600 /etc/rsyncd.passwd

运行命令

例如我需要同步 VPS 上的项目目录 /opt/www 下所有文件到阿里云目录 /opt/www下,命令如下:

rsync -avz --progress --delete aliyun@104.128.82.150::www /opt/www

然后输入密码,然后会开始同步传输,控制台会输出下面内容:

Password:
receiving incremental file list
./
https_bak.conf
        3972 100%    3.79MB/s    0:00:00 (xfer#1, to-check=1012/1014)
AiChat/
AiChat/.env
          92 100%   89.84kB/s    0:00:00 (xfer#2, to-check=1013/1024)
...

之后你只需要耐心等待同步完成~,然后显示如下内容:

...
sent 1015272 bytes  received 298798817 bytes  42523.81 bytes/sec
total size is 671578940  speedup is 2.24

注意 [aliyun@104.128.82.150](mailto:%60aliyun@104.128.82.150)::www中的www/etc/rsyncd.conf配置文件中添加的模块名称 - www

参数说明

-v,  --verbose 详细模式输出。
-q,  --quiet 精简输出模式。
-c,  --checksum 打开校验开关,强制对文件传输进行校验。
-a,  --archive 归档模式,表示以递归方式传输文件,并保持所有文件属性,等于-rlptgoD。
-r,  --recursive 对子目录以递归模式处理。
-R,  --relative 使用相对路径信息。
-b,  --backup 创建备份,也就是对于目的已经存在有同样的文件名时,将老的文件重新命名为~filename。
可以使用--suffix选项来指定不同的备份文件前缀。
--backup-dir 将备份文件(如~filename)存放在在目录下。
-suffix=SUFFIX 定义备份文件前缀。
-u,  --update 仅仅进行更新,也就是跳过所有已经存在于DST,并且文件时间晚于要备份的文件,不覆盖更新的文件。
-l,  --links 保留软链结。
-L,  --copy-links 想对待常规文件一样处理软链结。
--copy-unsafe-links 仅仅拷贝指向SRC路径目录树以外的链结。
--safe-links 忽略指向SRC路径目录树以外的链结。
-H,  --hard-links 保留硬链结。
-p,  --perms 保持文件权限。
-o,  --owner 保持文件属主信息。
-g,  --group 保持文件属组信息。
-D,  --devices 保持设备文件信息。
-t,  --times 保持文件时间信息。
-S,  --sparse 对稀疏文件进行特殊处理以节省DST的空间。
-n,  --dry-run现实哪些文件将被传输。
-w,  --whole-file 拷贝文件,不进行增量检测。
-x,  --one-file-system 不要跨越文件系统边界。
-B,  --block-size=SIZE 检验算法使用的块尺寸,默认是700字节。
-e,  --rsh=command 指定使用rsh、ssh方式进行数据同步。
--rsync-path=PATH 指定远程服务器上的rsync命令所在路径信息。
-C,  --cvs-exclude 使用和CVS一样的方法自动忽略文件,用来排除那些不希望传输的文件。
--existing 仅仅更新那些已经存在于DST的文件,而不备份那些新创建的文件。
--delete 删除那些DST中SRC没有的文件。
--delete-excluded 同样删除接收端那些被该选项指定排除的文件。
--delete-after 传输结束以后再删除。
--ignore-errors 及时出现IO错误也进行删除。
--max-delete=NUM 最多删除NUM个文件。
--partial 保留那些因故没有完全传输的文件,以是加快随后的再次传输。
--force 强制删除目录,即使不为空。
--numeric-ids 不将数字的用户和组id匹配为用户名和组名。
--timeout=time ip超时时间,单位为秒。
-I,  --ignore-times 不跳过那些有同样的时间和长度的文件。
--size-only 当决定是否要备份文件时,仅仅察看文件大小而不考虑文件时间。
--modify-window=NUM 决定文件是否时间相同时使用的时间戳窗口,默认为0。
-T--temp-dir=DIR 在DIR中创建临时文件。
--compare-dest=DIR 同样比较DIR中的文件来决定是否需要备份。
-P 等同于--partial。
--progress 显示备份过程。
-z,  --compress 对备份的文件在传输时进行压缩处理。
--exclude=PATTERN 指定排除不需要传输的文件模式。
--include=PATTERN 指定不排除而需要传输的文件模式。
--exclude-from=FILE 排除FILE中指定模式的文件。
--include-from=FILE 不排除FILE指定模式匹配的文件。
--version 打印版本信息。
--address 绑定到特定的地址。
--config=FILE 指定其他的配置文件,不使用默认的rsyncd.conf文件。
--port=PORT 指定其他的rsync服务端口。
--blocking-io 对远程shell使用阻塞IO。
-stats 给出某些文件的传输状态。
--progress 在传输时现实传输过程。
--log-format=formAT 指定日志文件格式。
--password-file=FILE 从FILE中得到密码。
--bwlimit=KBPS 限制I/O带宽,KBytes per second。
-h,  --help 显示帮助信息。

通过 ssh 方式来运行 rsync

这也是此次数据迁移中,用到的主要方式,无需任何配置,直接运行如下命令:

rsync -avz --progress --delete root@47.95.247.149:/opt/www/ /opt/www

如果没有配置过免密登录,则需要输入远程服务器 ssh 登录密码。

总结

原来服务器间数据传输,还有很多方式,比如: ncftpscpnfs,之后自己参考 scp 命令参考文档,尝试用 scp 传输也成功了,但是在数据同步备份上,还是 rsync 更加高效,因为 rsync 可以增量传输。当然我只是用到 rsync 命令的一个很小的功能,感兴趣的朋友,可以深入研究下。

相关文章

[

Docker 在前端开发中的实践

](https://yugasun.com/post/docker-practice-in-frontend.html)[

简单拼音搜索引擎

](https://yugasun.com/post/simple-search-engine-by-pinyin.html)

评论加载中...

注:如果长时间无法加载,请针对 disq.us | disquscdn.com | disqus.com 启用代理。


或许明日太阳西下倦鸟已归时